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画室首页 > 善举视角 >

自然气氛形象塑造

天津美术培训与您分享:
        风雨雷电霜雪雾雹等算不上“形象”,但聪明的艺术家总不放过这一宣泄情绪、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因素。与人最密切的因素是光。认识了光,才会去研究对光的各种表现。原始壁画、岩画只画动物轮廓,像光照在墙壁上的影子。一对光的不同观念推动着印象派、后印象派、现代派的否否定之否定;对光的不同理解和态度使现代画派的色彩斑斓纷呈。光把物体体积、边界显示出来,启发中国画家以线为主要手段完成了“中国画”;光成了版画艺术中黑白灰经营的主要参照元素;体积感空间意识最强的雕塑,一直未离开体实形虚对光的占有退让美感的揭示。由光而产生的色带给绘画以最大的视觉愉悦,在描绘光的画面上,认真慎重地设置光色对物象的影响作用,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命题。
其他气象变化一经进入作品,便成了强烈有力的视觉语言,具备了情感色彩。“风吹皱一池春水,浪淘尽千古风流”,高尔基的海燕一定要呼唤风雨,林冲一定要“风雪山神庙”,屈原在雷电中呼号呐喊才有力度,米莱斯的《盲女》远方出现彩虹才撼人心魄。你能说这些“画面”中的气象描绘都是配角吗?与之相类似的还有清晨、黄昏的日出日落,月夜、星光,大起大落的洪峰、瀑布,鬼斧神工的高山、峡谷等。构思平平的情节、主题,一旦将其合理地置于不平凡的自然环境、气象变化中,便有了起伏波澜,有了不平凡的效果。这里把几种不同的造型元素分开叙述是针对画科分法而言,实际应用中它们都是水乳样交融在一起的,尤其是在人物画中,只要不是绣像式的肖像画,人物总得和其他一切因素发生关系。人物有了生活情节,也就有了所处的环境、所从事的活动,有了静物景物的参与。有些作品中,内容题材上的配角却要占据比主角还要大的空间,如人与马车、火车,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等,在画面的面积上又成了主角。所以,正确处理好人物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在绘画中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应该说,凡是入到画面边框的形象,都是需要慎重对待的。与人有关的动物、环境、道具等,只要是画面需要的,都属于造型范畴。在单独形象上要塑造好,不漏戏,不夺戏。在整体形象上,要一起参与大形大势的布置,参与对主体物的陪衬和对主题的烘托。与人物处于同一环境的其他要素,由于我们缺少研究,也应该成为训练表现的重点,也应拿出相当的精力来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