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画室首页 > 善举视角 >

香港艺术馆里的宋、元、明朝的艺术文化

在唐宋年间,有很多出名或不得志的文人墨士,他们为后代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笔墨。但是随着时代的飞逝,已有很多珍品不知所踪。在不近前,位于尖沙咀的香港艺术馆迎来了一大批宋、元、明中国书画珍品,让很多艺术爱好者们大饱眼幅。

    兰是中国画最常描绘的题材之一,因它象征高洁、典雅和忠贞不渝。中国画重视象征意义,但某一样题材,我们很难看到发明者最早的那一幅,郑思肖的这一幅恰是‘无根兰’的始祖。展览策划的时候,我们就想一定要借到这一张,结果真的借到了!郑思肖生于1241年,是宋末诗人、画家,宋亡后,他悲愤不已,不仅拒绝做官,连门也很少出,画“无根兰”自然是隐喻国破家亡、无根无着的处境。他的这株“无根兰”仅用不到20笔画成,但兰叶有韧劲、有弹性,绝对是高手之作。天津画室这一题材,明、清画家都画得很多,但出自郑思肖之手的,全世界现在只有这一张。

    同为宋末元初画家的龚开也是一位爱国人士,他的《瘦马图》画了一匹15根肋骨(一般的马只有10根肋骨)都历历可见的千里马,这匹曾经的骏马鬃毛萧飒、俯首缓行,意境苍凉,画家显然以马自比,表达亡国遗民的凄楚。龚开的这幅代表作曾被多位大收藏家收藏,因此画的空白处有很多藏印,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素喜在名画上留迹的乾隆,这次竟连盖了18个印!香港艺术馆的工作人员大概也觉得实在太夸张,索性便专门把画放大,一一标示出印章的出处。

     相比内地艺术展览的文字说明或粗率,或空泛,或错漏百出,香港艺术馆的展签制作特别严谨,像这次,就是专门为特展再做了研究后才定稿的,并非仅仅采用公认的观点。好几幅画的作者名字前写有“(传)”字,这不难理解,意思是不确定是不是这个画家所作,因为很多没签名的画只能根据风格或流传的描述来推断作者,同时不排除是同时代的画家、学生模仿或代笔。但令人困惑的是,作者上方标明的年代却不是这个相传的作者生活的年代。比如(传)郭忠恕(约910-约976)的《明皇避暑宫图》,却标明是元代的作品。

    相传为王维所绘的《伏生授经图》也很有讲头,画的是汉初名儒伏生。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把典籍藏于墙壁,使之得以保存。汉初孝文帝因其通晓《尚书》而派官员向他问学,于是有《书经》传世。唐朝褒扬儒学,伏生被封为儒家圣贤。画中的伏生瘦骨嶙峋,头戴方巾,身披轻纱,穿抱腹,袒露上身,坐于蒲团,倚几案,执书卷。王维的诗传世很多,但还没有确凿的绘画留存,只是有记载说他的画也很有名。

    宋徽宗在《宣和画谱》中记载“王维写济南伏生”,此卷在技巧上有唐朝绘画的特色,而且有宋徽宗的印,曾被认为是记载中的那一幅,但也有学者推断它是宋朝人的临本。不过它最珍贵的地方,其实是反映了当时一些服饰和用品的样貌。比如男人也穿肚兜(即“抱腹”),而且还是吊带的,抱腹外批轻纱也是高士常有的装扮。他所倚的几案是一种长条形的矮桌,两端案头有翘头,支脚是弧形的,这种形制在汉魏的壁画和画像石上常能看到,到了唐代依然沿用。

    整个展览看下来,如果用心的话,还能大致感受到中国画从宋、元到明朝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