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画室首页 > 最新活动 >

张风塘摘得美术界“奥斯卡”

由《美术报》主办的2012年“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历经一个多月的观众推举、网络票选、读者投票、专家评审等层层筛选后,于2012年11月25日在兰州举办的美术报艺术节开幕式现场隆重揭晓,青岛市著名画家张风塘实至名归,与饶宗颐、刘文西、周绍华、王澍、范扬、王明明、曾成钢、薛永年、骆献跃9位当代美术界风云人物共同获得十大年度人物。美术报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经步入第五个年头,本届活动以“引领美术创新发展,彰显社会责任担当”为评选准则,旨在评选出本年度在艺术文化事业上卓有成绩的艺术家。

  张风塘现为青岛市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任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近年来,在市文联的支持下,先后组织了83天“丹青相伴重走长征路”写生采风活动和2012年长达103天的“江河对话、文化寻源”长江黄河流域的写生采风活动,以及“青岛画家·画青岛 ”等系列活动,得到了山东省委宣传部、青岛市委宣传部的肯定与表扬,为山东省的美术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近日,记者就本次评选活动,对张风塘进行了专访。

  采风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天津美术培训:今年4月,您与山东画家一行6人由青岛出发,经历4万里路的漫长之旅,完成了长江、黄河流域大型写生采风活动,作为活动主要组织者,当初是什么促使您去完成这样一次“江河对话·文化寻源”活动的?

  张风塘:探寻两条母亲河的源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想,也是我孩提时代的情结。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山水画艺术认识的深入,愿望就越强烈。一个画家,常用“胸有山川”,来形容对山水画的深刻理解。所以,如果祖国的大好河山都没有去看看走走,亲临一下,怎么称得上胸有山川呢?更何况就算你走过了万水千山,也不敢斗胆这样去说。总之,促使我去完成这样一个大的写生工程的动力,还是源于内心对艺术与生活真诚的热爱。

  记者:这次活动无疑是中国画坛的一次壮举,同时也是继你们于2010年“83天重走长征路”之后的再次深化和延续。这期间是否历经了很多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艰险?

  张风塘:困难和艰险一直陪伴着我们,整个夏天,我们走在写生的路上,这条路也是最容易出现泥石流、塌方、洪水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艰险之路。在青海玉树,由于高原缺氧、刹车失灵,我们的车子开进沟里,幸亏一个小平台阻挡了一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在穿越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途中,阴雨连绵,泥石流、塌方时时上演,翻越5060米的东达拉山口时,我们气都喘不上来,脸色青紫,有一种活不下来的感觉。

  记者:我们能看到的是,您在这次文化寻源活动中,与团队一起完成了对艺术的执著与坚守,彰显了中国美术发展所需要的探索精神。在100多天的风雨历程里,是什么支撑着您的信念?本次活动过程中的核心内驱力又是什么?

  张风塘:在长达100多米艰难的写生途中,可以说生命时常受到威胁,困苦时常纠缠着我们。在可可西里,同伴于兆科呕吐、头疼,靠吸着氧气包支撑着。刘延兑心脏不好,过海拔4500多米的五道梁时,感觉不行了,给他老母亲打了个电话,说最后听听老母亲的声音。危险、恶劣的自然环境几乎要摧毁每一个人的意志。最终,支撑我们坚持下来的是对山水艺术的热爱、对江河精神探寻的强烈愿望。精神的动力,往往超越物质的吸引。

  “艺术家要有社会担当”

  记者:年度人物评选是美术报对当年中国当代画坛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突出贡献的评选,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是本质所在,那么您是如何带领团队去践行这份使命和责任的?

  张风塘:作为文艺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就是站在时代的高度 ,去创作有生活气息,有生命力价值的艺术作品,需要文化的自觉性 。我是青岛美术家协会的驻会负责人,又是文联的业务干部,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做好深入生活的这一课题 。当然,这种担当是存在很大风险的,风风雨雨100多天,就担心出现车损人伤的事故,出发前我们每人都买了一份人身保险,很庆幸,这一路下来我们都能化险为夷,平安回家。

  记者:“美术报年度人物”经过层层严格遴选,由群众推举、专家评审等多重环节评出,

  是对中国艺术家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一次肯定。对于此次评选过程,您又是怎样看待的?如何评价本次活动的社会意义?

  张风塘:过程很快过去,但评选活动的社会意义是巨大的。让更多参与者去了解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是艺术创新和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作为艺术家,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要有文化自觉意识和社会担当责任 。要引领这个时代的文化朝着一个健康向上的方向前进。

  记者:您近年来在创作题材上有什么变化?2010年的“重走长征路”以及今年的“江河对话”活动是否对您的书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风塘:这两次活动,对我的创作影响巨大。真切地感悟了山川,体会到大自然的气象万千,对丰富自己的艺术视野,开拓自己的创作思维都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酝酿《黄河揽胜》巨制

  记者:中国画的发展,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如何在艺术道路上保持自己的本真?

  张风塘:当前的中国画发展,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加上媒体信息的高度发达,呈现出多元化、探索性的爆发状态,流派纷呈,艺术元素多变。我的创作之路还是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走写生之路,在感受生活中,将传统笔墨赋予时代的气息。

  记者:在创新方面,您认为当下中国画的发展在哪方面的突破和创新尤为重要?

  张风塘:创新很难,特别是中国画的发展,充满了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有一点突破就是巨大的进步。形式的创新方面,这几年在中国领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笔墨的创新才是中国画的灵魂高端。一个艺术家要突破前人,必须在笔墨上下工夫,要赋予时代的特色,才能创作出鲜活的艺术作品。

  记者:能否谈一下您最近的创作动态?

  张风塘:最近一段时间,主要是消化一下写生带来的笔墨语言的理解,力求创作出反映长江、黄河流域风土人情的全景式山水。前段时间,为响应国家中华人类文明历史题材的创作,画了《黄河揽胜》草图,几易其稿,被省美协送北京参加全国的选评